中国的五年规划是如何编制实施的?“前不久在天津举行的夏季达沃斯论坛上,也有很多外国朋友跟我提到这个问题。”在7月9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首场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改委主任郑栅洁进行了揭秘。
“中国有句古话,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五年一规划,集中体现了‘中国之治’的成功之道。”郑栅洁表示,编制中长期发展规划,不是中国特有的,但是长期坚持下来并取得巨大成功,这在全世界是绝无仅有的。
郑栅洁表示,回想新中国成立初期,从20世纪50年代的“一五”计划到现在的“十四五”规划,一个五年又一个五年,积小胜为大胜,推动国家面貌和人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三五”和“十四五”,我国历史性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再上新台阶,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可以说,五年规划记录着新中国一路走来的艰辛与辉煌,一部五年规划史,就是一部新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史。”郑栅洁表示。
关于五年规划是如何编制实施的,郑栅洁用“四个注重”来概括。
一是注重发挥制度优势。发挥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具体做法是:围绕长期战略目标,谋划五年规划,制定年度计划,出台宏观政策,安排重大工程项目,确保如期高质量完成目标任务。这种既有长规划、又有短安排的体制和制度,是保持经济社会平稳发展的关键“抓手”,也是稳预期、强信心、增动能的重要“法宝”。
二是注重做到守正创新。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我们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与时俱进谋划发展,确保规划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郑栅洁介绍,拿“十四五”规划来说,主动适应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鲜明提出构建新发展格局等重大战略部署,既回答了“怎么看”,又指明了“怎么办”。
三是注重凝聚社会合力。我们坚持“开门编规划”,把顶层设计和问计于民统一起来,在各个环节广泛听取意见,充分吸收干部群众在实践中创造的各种新鲜经验,找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最大公约数”,让大家都知道“往哪走”“怎么走”。
四是注重保持战略定力。我们发扬“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精神,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棒接着一棒跑、一茬接着一茬干,以一个又一个五年规划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变成美好现实。
郑栅洁表示。回顾总结规划编制实施的历程,最重要、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确保规划目标任务落地见效。将对标党中央“十五五”规划建议起草《纲要草案》,力争编制一个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高质量规划。
南方+记者 赵晓娜
优秀炒股配资门户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