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气温骤降,“阳气渐收,阴气渐长”,人体气血运行也随之减慢,这个时期成为了脑梗和心梗的高发期。尤其是经脉不通的中老年人,这个季节需提高警惕。
但其实血管阻塞性疾病的发生并非完全无声无息。在典型症状出现前,身体常会发出一些短暂的“预警信号”。
所以如何识别这些信号,争取及时救治的关键时间,是至关重要。
脑梗(脑梗死)和心梗(心肌梗死)是两种不同部位的血管阻塞性疾病,核心区别在于发生部位和受累器官,两者症状、治疗和风险因素也存在差异。
发病部位
脑梗:发生在脑部血管,因脑血管阻塞(如血栓、栓塞)导致脑组织供血中断,引发脑细胞死亡。
心梗:发生在心脏,因冠状动脉阻塞(如斑块破裂、血栓形成)导致心肌缺血缺氧,引发心肌细胞坏死。
典型症状
脑梗:以神经系统症状为主,如突发面瘫、肢体麻木无力(单侧为主)、言语不清、视力模糊、行走不稳、头晕目眩,严重时可能出现意识障碍或昏迷。
心梗:以胸痛为核心症状,表现为持续胸骨后压榨性疼痛,可放射至左肩、背部或下颌,常伴有呼吸困难、恶心呕吐、冷汗、心悸等。
高危因素
共同因素: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肥胖、缺乏运动等。
脑梗特有:房颤、颈动脉狭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心梗特有:冠状动脉痉挛、心肌肥厚、长期应激状态。
检查方法
脑梗:头颅CT、磁共振成像(MRI)、脑血管造影等。
心梗:心电图、心肌酶学检查、冠状动脉造影等。
优秀炒股配资门户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