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投入不小的中超强队,半个赛季经历主帅易位、风评反转、呼声翻盘,从“赶紧下课”到“要不你回来”,速度比天气变脸还快。数据摆在这儿:换帅后积分没拉开,控球率、射门数起伏不大,争冠却渐行渐远。问题丢出来不着急收:究竟是教练不行,还是外界误判?又或者,两边都没看清关键?
争议的刀锋直指一个人:崔康熙。支持者说,他是韩国教头里少有的赢家,两夺亚冠不是吹;反对者说,他在中超不灵,固执、保守、用人“看眼缘”。矛盾点更尖锐:要不要大胆用年轻人?是赌未来,还是稳眼下?话说到这,还没到最刺激的——一些被骂“任人唯亲”的选择,后来竟然冒出新动向,这就先按下不表。
故事得从头理一理。崔康熙在全北现代拿过两次亚洲最高等级的冠军,履历是硬的。来到中超,早年在大连、申花都以不理想的方式告别,风评开始折扣。接手山东泰山后,开局一阵蜜月,后来状态打摆子,场面不差、结果不稳,质疑声压了上来。火力最猛的点在用人:他把在自己手下用顺了的彭欣力、毕津浩带来,给了不小的戏份;而不少球迷更希望多让鲁能青训的年轻人上场,边练边打。夏窗时刻,俱乐部让韩鹏代理,崔康熙回韩国治疗,风向看似一边倒。与此同时,普通球迷的心态很真实:谁都想看“自家娃”挑大梁,但也怕丢分,怕掉链子,这像极了工作里让新人顶班的两难。
换帅后的几场比赛,韩鹏捏合起团队,节奏更紧,跑动更勤,有些位置轮换更大胆,气氛变了,赛后评价也顺眼多了。表面上看,一切都安静下来,仿佛找到了“解药”。但细看数据,机会转化率并未明显提升,领先后的控场能力依然摇摆,遇到铁桶阵还是解不开。更多时候,是靠球员的个人闪光和拼劲把比赛拖过线。所谓的“焕然一新”,其实也还停留在精神层面,技战术的沉淀需要更长时间。
反方声音继续发力:你看,换帅就有变化,问题不是球员,是教练。年轻人要用,用上去才会长。任用老将就是保守,是怕担责。这类观点很容易得到共情,因为大家都愿意相信“只要敢用,明天就会更好”。然而阵痛是真实存在的,尤其在竞争激烈的联赛里,容错率不高。纸面平静,暗流却在积蓄:成绩的压力、合同的约束、舆论的推拉,像三股力拽着球队,在沉默里较劲。很多俱乐部都被卡在这个位置——要结果也要培养,想两头都不落,最后两头都紧。泰山这段时间,正处在这种“看着稳,其实悬”的状态里。
转折点来得不响,却扎心。那些呼吁大面积上位的年轻球员,一上来确实带来活力,但关键处理球时的失误、对抗的吃亏、站位的经验差,开始频繁暴露。不是不努力,是还没打磨到位。再看被骂得最猛的“任人唯亲”之一——毕津浩。离开泰山后,他在大连英博摇身一变,迅速站稳中后卫主力,出场稳定,作用清晰。这个画面,把先前那句“他没实力、只靠关系”的指责撞了个对面。原来他不是不能用,而是没用在当时那支队伍最舒服的位置,也没给到足够的空间。如果把球队当拼图,选择并非简单的好坏,而是合不合适。
这一下,矛盾点燃:一边说,早就该用年轻人再多扛几轮,输也认;另一边回击,崔康熙不是不敢用,是看见风险太大。前文埋下的伏笔此刻合拢——他之所以偏向经验组,是在“立刻要结果”的赛季目标面前,赌稳不赌冲。你可以不喜欢这种取舍,但它有逻辑。舆论场顿时拉满火药味:谁在为短期买单,谁在为长期兜底?
风波似乎缓了,因为传出消息说崔康熙可能回到泰山,但大概率只是履行合同程序,把该走的流程走完,球队的话语权还是在韩鹏手里。表面是秩序回归,实际上更大的问题躲在后面:一个“名义主帅”回归但不主事,一个“代理主帅”实操但要扛成绩,权责边界若不再明确,任何波动都会被放大。紧接着是意外障碍:赛程密集,伤病难免,阵容一紧,前场创造和后场稳定都要打折。在这种时候,究竟坚持练新人,还是回到“以老带新”的稳法子?每一次选择,都是一次舆论投票。
分歧不但没缩小,反而更深。支持崔的人说,他至少给过方向感,战术框架在那;支持韩鹏的人说,本土教练更懂球队脉络,沟通顺,执行快。管理层则要对外界解释,为什么当初的换帅得做,为什么现在的续任又要做。足球不是实验室,没法把变量一个个隔离,很多决定只能在不完美里取平衡。这种“表面平息”的阶段最难熬,因为每个人都能找到证据证明自己是对的,却很难形成共识把车往前推。对中国足球来说,这不是一家俱乐部的烦恼,是整个体系在“短期成绩和长期培养”的拉扯中反复打转。
就直说吧,谁都爱听一夜之间青春风暴席卷赛场,谁不想看本土少年的逆袭大片。可当积分榜开始往下滑,指尖的热情马上变成键盘的冷酷。有人夸换帅是妙手,有人说任用老将是前怕狼后怕虎。真要较真,你们的“稳”和“大胆”压根就没讲清楚要付出什么。还非要给正方点个赞:思路明确,就爱现在立马见效;至于青训、磨合、挖潜,这些都可以留给明年。这夸奖听上去顺耳,其实就是提醒——别再用好听的话遮住真实的矛盾了。
标题说的是“错怪了崔康熙”,那问题来了:要成绩就要保守,要培养就得冒险;你愿意把本赛季当“练级场”,还是宁愿继续靠老办法把分先攒住?支持者说稳中有进才是王道,反对者说不冒这步险永远没明天。你站哪边,愿不愿意为自己的选择承担接下来三个月的起伏?欢迎把想法掰开讲讲。
优秀炒股配资门户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